博戲俑銅奔馬等三件文物亮相《中國國寶大會》



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制作的《中國國寶大會》,日前在央視財經頻道CCTV—2開播。其中,有3件武威出土的文物亮相全國,它們分別是彩繪木雕博戲俑、彩繪木獨角獸、銅奔馬。
彩繪木雕博戲俑,1972年出土于武威磨嘴子漢墓。彩繪木雕博戲俑由兩個跪坐老者和一棋盤構成。玩博戲是戰國到漢代非常盛行的一種娛樂形式。兩位老者神情專注、姿態優雅,正在針鋒相對緊張對弈之中。木雕造型古拙生動,削刻簡潔傳神,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,是古代木雕中的精品。
彩繪木獨角獸高35厘米,長93.7厘米。此獸做前行沖刺的動作。它是公平正義的化身,能夠識別善惡忠奸,辨別是非曲直,幫助法官斷案,是中國傳統法律精神的象征。這件彩繪木獨角獸是研究漢代雕刻藝術和葬俗的實物資料。
銅奔馬,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臺漢墓。銅奔馬形象矯健俊美,別具風姿。三足騰空、飛馳向前,一足踏飛鳥。這一藝術形象不僅構思奇特、造型優美,而且完全符合力學平衡原理,堪稱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極品,充分表現了古代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鑄造技藝。1983年10月,銅奔馬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,也是國家第一批64件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。
此次全新亮相的《中國國寶大會》,以國寶為載體,從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社會、科技、法制、醫學、生態等8個方面展示中華文明成就,讓觀眾通過文博知識問答題開啟一段中華文明的探索之旅,體味中華文明的久遠和厚重。
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雒煥素 文/圖
版權聲明:
凡文章來源為"蘭州新聞網"的稿件,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蘭州新聞網",并保留"蘭州新聞網"的電頭。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